《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要点解读及实务建议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要点解读及实务建议
入库时间:2025-03-28|字体:| 下载收藏 语音播报
  来源:国资数据中心
国资监管规定无论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廉洁自律要求,还是违规经营责任追究、经济责任制审计,以及巡视巡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纪检监察等,不仅涉及公司法、民法、劳动法视域下的私法规范,也涉及国资监管的行政法、经济法等公法规制,还受到纪检、监察以及相关政策规范的要求。《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简称“《条例》”)不仅从国家层面以行政法规对国企管理人员处分事项做出规定,还吸纳了国资国企改革成果,并丰富了合规标准和要求,本文进行简要梳理,并提出实务建议。

01

厘定监管对象

1.不同语境下的国家出资企业

《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是指国家出资企业中的下列公职人员:......。

相比“国家出资公司”这一新《公司法》创设的法律概念,国家出资企业 ……
继续阅读(剩余:82.48%)
请登录后识别阅读权限!
Scan me!

扫码在手机上打开本文
DN:N00245320250329N
© 2003-2025 国资数据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有    网安备510190020016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