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国资争相布局硬科技公司 如何重构A股价值基因
从“输血”到“造血”:国资争相布局硬科技公司 如何重构A股价值基因
入库时间:2025-02-27|字体:| 下载收藏 语音播报
作者:武超  来源:财联社
地方国资积极“揽A”,加速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据财联社记者统计,2024年内,有30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已变更为国资。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持续升温,两月不到已新增14例,其中13例在1月完成。

这一轮国资“扫货”,与过去“纾困救急”的模式有所不同,正从“输血”转向“造血”,这与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举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提出的要求相吻合——新的一年,着力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

硬科技属性与地方产业的协同性日益成为国资考虑的重要因素,并且倾向于选择小市值、高成长性和强竞争力的企业。不少受访者表示,国资正通过长期资金入市引导价值投资,在挖掘低估资产的同时增强市场信心。

国资收购图谱:青睐“硬科技+小市值”

国 ……
继续阅读(剩余:89.75%)
请登录后识别阅读权限!
Scan me!

扫码在手机上打开本文
DN:N02362920250227N
© 2003-2025 国资数据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有    网安备51019002001697号